騰沖海關助力口岸經濟“加速跑”
今年以來,騰沖海關深入貫徹落實海關總署、昆明海關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,立足騰沖外向型經濟發展實際,充分發揮海關在新發展格局中雙循環交匯點的職能作用,助力騰沖外貿實現傳統優勢持續鞏固、發展新動能持續激發。截至9月6日,騰沖口岸進出口貿易值已達101.56億元,首次超過100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
智慧海關建設助力通關更順暢。在猴橋口岸下街查驗貨場,一輛滿載出口貨物的車輛緩緩駛入海關機檢通道,經過掃描后隨著機檢軌道緩緩前行,車輛的“X光片”實時傳輸到海關電腦顯示屏上,海關關員通過實時判圖便能對貨車進行“全車體檢”,確認無誤后貨車便可以直通聯檢樓,順利通關。隨著對車輛及行李物品非侵入式查驗設備的投入使用,進一步推動了通關智能化、集約化,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,查驗效率也得到快速提升。
“騰沖海關踐行‘三智’理念,上線口岸途中智慧監管系統,通過設置電子圍網和通行參數等大大提升了口岸物流的管控能力,同時建設完成三級指揮中心,完善‘中心+現場’的監管模式,使監管資源利用最大化。”騰沖海關口岸監管一科負責人介紹,今年上半年,騰沖猴橋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1.3小時,同比壓縮30.48%,出口整體通關零延時,通關時間位于昆明海關前列。
“先放后檢”保障優勢產品進口。在自治通道,一輛輛裝滿礦石的貨車正有序地申報進入貨場,海關關員熟練地爬上查驗臺,依據查驗指令精準對進口礦石進行檢驗檢疫。“騰沖海關積極落實鐵礦等大宗礦產品‘先放后檢’‘檢測依企業申請’實施等監管措施。截至目前,我們已經監管進口鐵礦近130萬噸,有效保障了國內產業鏈原料供給。”騰沖海關口岸監管二科負責人介紹。
今年以來,騰沖口岸進口貿易明顯增加,鐵礦石、玉石、香蕉等是騰沖口岸的主要進口產品。騰沖海關結合口岸通道實際情況,積極調整口岸輪班模式,動態調整監管作業,使口岸一線人力資源增長75%,積極保障優勢產品擴大進口。
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高原商品走出國門。隆陽區康源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內,果農們正在采摘樹上成熟的百香果,一筐筐百香果圓潤飽滿。騰沖海關關員查看樹上百香果的長勢,仔細檢查果樹上是否有病蟲害,指導企業日常防治,講解基地備案程序,讓高原農產品能夠更快更好地出口國外。
“我們開展‘關長送政策上門’服務,走訪轄區重點企業10余次,召開關企座談會、宣講會9次,面對面解決企業出口遇到的問題。今年以來,轄區高原農產品葡萄首次出口俄羅斯,蔬菜首次出口緬甸,進出口貿易主體也新增了202戶。”騰沖海關駐隆陽辦事處負責人介紹。
今年以來,騰沖海關簽發電子賬235份,原產地證書27份,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,指導企業用好用足關稅保證保險、替代種植減免稅等稅收優惠政策,本土特色農產品百香果、芒果和傳統木制品等出口也明顯增加?!?/p>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
